週五. 9 月 20th, 2024

數據起源:生態環境部

下午3點,李明忙里偷閑,走進公司食堂用飯。

他是上海城投集團下屬上海市固體垃圾處理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固處公司”)收運員,每日要和同事們穿梭于上海的4100余家醫院、115家發燒門診醫療機構、1家定點醫療機構,還要動態對接會合隔離點及機場、道口。

“日產日清,全程無害。”固處公司總經理李傳華智齒飲食介紹,公司要收運處理全市每日產生的100多噸醫療垃圾。1月19日,公司提前預判,趕快成立80人的疫情防控醫廢應急任務組,在87條通例醫療美國 健康飲食垃圾收運路線外,專設15條疫情醫療垃圾收運路線。

“我們采用‘白+黑’模式,確保醫廢收處無死角、零疏漏、全防控。”李傳華辯白,所謂“白+黑”,是指日間收運平凡醫廢、夜間收運疫情醫廢,“定時、定人、定線、定點收運疫情醫廢,最大限度減少交叉沾染危害。”

匆匆吃完飯,李明就和同事們來臨廠區,按崗前安全規范訓練要求,穿著防護服、護目鏡、口罩、雙層手套、頭套,全副武裝。有的隊員還穿上了尿不濕,以接應接下來七八個小時連軸轉的任務。

“疫情醫廢收運嚴峻執行最高防護要求,最大限度減低沾染危害。抉擇夜間收運,是為避免途徑擁堵和市民驚慌。”固處公司物流中央經理王浩說。

確定防護用品穿著達標,物流調度主管張燕銘向當天值勤的45名收運隊員分配收運路線、醫院名單。下午4點,隊員們3人一組,駕駛15輛疫情醫扁桃腺開刀飲食廢專運車直奔目標地。

53歲的李明是收運隊中的6名黨員之一,退伍后從事環衛運輸任務已經15年,曾加入抗擊埃博拉病毒、H1N1流感等綜合演練。應急收運隊組建時,李明帶頭報名加入。

李明這一組的盡頭是位于浦東新區的滴水湖,從嘉定區朱橋廠區起程,單程100多公里,沿途要與13家醫療機構和隔離點對接。

疫情醫廢包含有疑似病人的采樣試劑、醫護人員的防護用品和隔離人員的生涯廢物。醫院和隔離點按規定先對疫情醫廢進行消毒。李明和同事們達到后,在發燒門診或隔離點的乾淨區交代。在用可溯源控制的電子標簽扎帶密封的根基上,還需對疫情醫廢實施雙層包裝,并提升一次性耐壓硬紙箱密封,做好標識,全程冷鏈運回。

留在廠區的王浩,要和張燕銘一起依據每日產生的疫情醫廢量及時調換收運氣力、線路,精準算計旅程、時間、點位。作為疫情醫廢應急收運的第一聯系人,王浩24小時開機,隨時和醫院調和溝通、優化流程,“剛開端每日接聽上百個手機,此刻應急小組配了4個接線員,輕松多了。”

晚上10點,李明駕車回去廠區,卸料入庫。疫情醫廢處理區拉起隔離戒備線,機械主動抓取裝有疫情醫心血管疾病飲食廢的周轉箱,送至專門的處理線消毒后,投入低密度脂蛋白飲食上千攝氏度的焚燒爐。燃燒產生的熱量用于發電,產生的廢氣經凈化處置后達標排放。整個處理流程全主動化,任務人員在中控室即時監控,及時調換體制關連參數。

剛才辦妥卸料入庫,李明和同事來不及休整,又開端對運送車輛實施消殺。忙完所有任務已是清晨,李明笑言:“這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時候,可以大口呼吸、大口喝水!”

Related Post